栏目分类
新闻动态
小时候学过一个谜语。
“兄弟七八个,围着柱子坐,若是闹分手,衣服就扯破。”
是的,谁家兄弟姐妹,到了一定的时候,就会分开,不会一直围着父母团团转。撕破脸,也是有可能的。
直到有一天,父母很老了,走不动了,兄弟姐妹才不得不聚拢,看如何尽孝。
按照常理,尽孝,要么轮着来,要么出钱的出钱,出力的出力,都分担一下,就好多了。
奇怪的是,有一种人,兄弟姐妹好几个,他却独自给父母养老,就算伴侣不乐意,他也坚持这样。
01
我的祖父过世之后,大家围坐一起,商量如何安顿祖母的余生。
我父亲这一辈,有五个兄弟姐妹,两女三男。
本来,祖父母是跟着叔叔一起过日子,因为叔叔一直没有结婚,按照农村的传统,单身的子女,不能分家。
叔叔五十多岁,沦为了村里的光棍,经济条件也差,肯定是靠不住了。因此祖母也慌了。
讨论的时候,大姑姑、大姑爷站出来,要管祖父的余生。
一开始大家都诧异,但是很快明白了,祖父母留下几亩柑橘园。大姑姑也想靠柑橘园多赚钱。
这样一来,赡养祖母的事情,就大姑姑承包了。其他兄弟姐妹就是每个月给一点点钱。
大概是过了三年,我的伯父身体不太好,总是住院,给祖父母钱的事,就搁浅了。
很多家庭里,如果有人愿意独自赡养父母,可能是为了祖上的钱财。
其实,除了因为钱财,独自赡养父母的情况,还有很多不太好理解、很扎心的情况。
第一种,父母长期重男轻女,辛辛苦苦打工或者种地多年,修好的房子,给了儿子;收入变成了彩礼,也是儿子得利;老家的果园等,也给了儿子。
但是父母走不动了,却强行要女儿养老。这样做,是父母考虑到,养老的任务给了女儿,儿子就轻松了,儿子致富也容易了。
第二种,家里几个儿子,父母一直偏爱某一个儿子。结果那个儿子被养废了。
父母老了,一无所有了。就开始瞄准那个没有得到什么好处,但是靠自己站起来的儿子。
第三种,兄弟姐妹说好了,大家轮着来照顾父母。
但是轮了几次之后,就有人投机取巧,或者故意说:“我要去打工,每个月给你一千元,你帮忙照顾啊。”
反正找到了理由,把父母扔到某一家。这就导致——谁最老实,谁就成为了赡养父母的人。
第四种,兄弟姐妹长期不和睦,一见面就翻脸。最后,还是那个很老实,还在本地居住的人,把父母养起来。
02
其实不管什么原因,导致一个人独自赡养父母,都隐藏了很多的祸患。
在知乎上,网友“xixilingjun”说,爷爷过世后,奶奶就赖在他家不走了,其他子女家,奶奶说什么都不去。
父亲也不好意思把奶奶赶走,就只能管饭、管病。
气愤的是,奶奶偷偷把老家的房子,过户给了叔叔。
网友的母亲站出来理论,父亲却无动于衷。气得母亲离家出走,外头打工去了。有时候,母亲半年都不回家。父母的关系,如履薄冰。
诚然,赡养父母的责任,落到谁身上,都是落到谁和伴侣两个人的身上。
那些独自给父母养老的人,一旦伴侣作为旁观者,看清楚了,也不太乐意。夫妻的矛盾就来了。
也许你还见过,因为赡养父母,或者父母强势地入住谁家,导致谁家离婚的。
只有夫妻都同意的情况下,赡养父母,才会顺利一些,夫妻不仅没有矛盾,还会互相搭把手,形成尽孝的家风。
还有就是,父母非要谁独自给自己养老,这不是摆明了欺负人吗?
父母长期对几个子女进行观察,知道谁家条件不错,谁也比较老实。于是,就到谁家去住。特别是农村父母,把养儿防老的套路,用得团团转。
如果是因为兄弟姐妹大部分都在推卸养老的责任,那么家风就失败了。
一个父亲可以养好十个儿子,十个儿子养不活一个父亲。这会让外人看笑话,也会导致家庭被羞辱。
更可怕的是,在大家都不负责任的情况下,只能是一家人打官司。
自古以来,家里人打官司,就是很恶劣的事情。输了赢了,都没意义,都是出一笔诉讼费,大家互掐一顿。
官司出结果了又能怎样?还不是有人不执行。
03
家中的老父母要过得好,其关键就在于“平衡”两个字。
首先是财力的平衡。父母把钱财,要相对均衡地给子女。特别是在子女成年之后,分配家庭财产,不是偷偷摸摸地做,而是大家商议着办。
子女赡养父母,也必须一起商议,均衡一下劳力和金钱。养老的压力传到几个人的身上,都可以轻松一点点。
然后是人情的平衡。老人把儿媳女婿当自己人,那么在未来,老人住在谁家,都会舒服一些,少看脸色。
尽孝不是强求谁如何,不是道德绑架,而是“一报还一报”。你对我好,我回头对你也好一点。你给我的恶,我以后也会还给你。
能够晚年安稳的老人,就是子女用愿意的态度,和伴侣一起,传递孝道;兄弟姐妹长期和睦,遇事有商量。正所谓,千金难买“我愿意”。
都说,百善孝为先,只是那些让人寒心的尽孝方式除外。
下一篇:没有了